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-養殖的污染源
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-養殖的污染源
因為養殖門檻低、養殖密渡過高、疫病多發,還會導致病死率較高,無害化處置能力難以跟上導致養殖情況“臟亂差",嚴重污染水情況及周邊生態情況。是以養殖者要留意處置的污染問題,不要因為養殖造成周邊情況的污染。
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圖(1)
養殖的污染有哪些
的食物組成以動物性飼料為主,尤其喜食活餌。在分歧的發育階段,食性也不盡不異。蝌蚪可喂以蛋黃、血粉、角粉等,也可用豆乳、麩皮、面粉等。幼及成的食物規模包羅:環節動物,如蚯蚓;節肢動物,如甲殼類蝦;軟體動物,如螺、蚌;魚類、兩棲類、爬行類的幼體及哺乳類的內臟等。素性貪心,發展季候食量較年夜。用餌料盤喂食時,成群爭搶上盤,體弱、個小的往往被擠出盤外。
的最年夜胃容可達空胃容的l0倍。6~8月是攝食旺季,每月每只平均攝食160g人工飼料。平均天天食5克為宜。素性兇殘,經常發生年夜吃小的現象。是以,人工養殖要巨細分養,盡量避免其同類相殘。能吃也耐饑。在食物缺乏時,的新陳代謝程度會天然降低。在低溫蟄伏期,可以承受4個月至1年的饑餓,體重年夜幅度減輕。
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圖(2)
的常見病癥及防治方式
一、車輪蟲病
該病是由原活潑物車輪蟲所引起。常在密渡過年夜、蝌蚪發育遲緩的池中發生,患病蝌蚪全身布滿車輪蟲,肉眼不雅察,蝌蚪尾部發白,常浮于水面。
防治方式
1、削減放養密度,擴年夜蝌蚪勾當的水體;
2、用硫酸銅合劑(5:2),全池潑灑,使池水濃度達1.4ppm。
二、氣泡病
患該病的蝌蚪,身體膨脹,掉去均衡能力,在水面仰游,剖解可見腸內布滿氣體。
防治方式
1、高溫時代每隔2~3天加新水一次,可搭棚遮蔭降溫;
2、撈出患病蝌蚪放于較清冷的水中,用20%的液澆灑,1~2天后再入放蝌蚪池。
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圖(3)
三、腸胃炎病
該病是由細菌性或消化不良所引起的。該病發生快,風險年夜。蝌蚪腸胃發炎充血,周圍紅腫;幼或成肌體酸軟,無力跳動,可造成滅亡。
防治方式
1、放養前蝌蚪池作好清塘消毒工作,每畝用生石灰75公斤;
2、飼料的原料要好,不喂發霉變質的飼料;
3、每日清掃餌料臺的殘餌,并刷洗餌料臺;
4、除連結水質清爽外,每周全池潑灑一次漂白粉,使池水漂白粉含量為1~2ppm;五是患病時,可用0.05~0.01%的食鹽水浸泡。
四、紅腿病
該病多發生于密渡過年夜、水質差的水池中。患病年夜腿腹部與前肢之間的皮膚發紅,后肢無力,頭部伏地,不吃不動,3~4月后滅亡,是養殖中見最危險的疾病。
防治方式
1、養池按期進行消毒,以改善水質,按期用生石灰或漂白粉進行水體消毒,連結水質潔凈,恰當削減養殖密度,實時將病隔離治療。
2、病用20%溶液浸泡24小時,或用2~5%的食鹽水浸泡病15分鐘,天天一次,持續3天,可以。